摘录网友贴中讲到的:
在河南省召開的「汝州張公巷古窯址考古新發現研討會 」。會上十七位專家中只有十位贊同張公巷窯是北宋官窯。
但是,大家對張公巷窯出土的魚鱗紋飾的意義,沒有不同的看法。
已乘鶴西去的汪慶正先生在會上,從南宋魚鱗紋飾,推斷汝州張公巷窯就是南宋官窯的前生。
他說:「張公巷被發現後,張公巷出土的瓷片是不同於汝窯的。
一、瓷片的胎裡含錳少,胎質比汝窯的白;二、釉總體上來說呈乳濁狀,比汝窯的厚一點;
三、出現了較多的圓形支釘痕,汝窯為芝麻支釘痕;四、瓷片上的開片魚鱗紋多。
談到這兒就與南宋官窯聯繫起來了,在杭州發現的修內司官窯和郊台下官窯的瓷器上有圓形支釘痕,還有大量的魚鱗紋瓷片。
這說明南宋官窯是從北宋官窯演變而來的,而北宋官窯的前身就是汝窯。
張公巷出土的這批東西,除了官窯之外一般民窯絕不會有。」
汪慶正先生給我們留下的這一段話是我們認識北宋官窯和官汝瓷極重要的知識財富。
據瞭解,汝窯瓷器燒製時間只有二十多年。是古代瓷器中傳世最少的一個品種。
其官窯器物更是奇缺而倍受珍寵。我們要好好研究這種有魚鱗片飾紋的珍寶。